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47|回复: 0

60军起义,曾泽生劝说两个师长投诚,对方回应:别太天真

[复制链接]

46

主题

0

回帖

14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40
发表于 2023-9-14 16:37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作者:九鱼亭曾泽生在率60军起义前,曾经犹豫不决,是时,长春已经被我军团团围困,60军既无法突围,也没有援兵,几乎陷入死地,与此同时,东北局势瞬息万变,曾泽生不得不开始考虑60军的前途问题。1948年3月,蒋军第60军被困在长春,4月的时候,我军安排干部张秉昌、李峥先回到长春,劝说60军军长曾泽生起义。张秉昌、李峥先也曾是60军军官,在被我军俘虏后参加学习,逐步意识到蒋氏的黑暗,随即两人决定参加革命,站到人民中间。张秉昌、李峥先见到曾泽生之后,直接摊牌,劝说曾泽生反蒋起义,原本张秉昌认为曾泽生会欣然同意,但曾泽生却回复:“这边倒到,那边倒到,这样的事我搞不来!”曾泽生不同于其他人,他是60军军长,而且是第一兵团副司令,尽管他手握60军权柄,但他也要受到多重制约。作为滇军,60军并非蒋氏嫡系,时常会受到其他部队的欺压,在夹缝中生存的曾泽生不得不慎之又慎。在长春城内的新7军是蒋军嫡系,如果60军起义,就可能要和新7军开战,倘若新7军阻挠,60军难以成功起义。除此之外,虽说60军下辖3个师,但暂编52师的将领来自蒋军嫡系,很难解决。另外,为了牵制60军,杜聿明、陈诚曾多次派人安插到60军内部,目的则是监视60军的一举一动,如果曾泽生稍有异动,这些人势必会横加阻挠。几个月内,曾泽生一直顾虑重重,最终,他下了决定,原因则是1948年9月12日,辽沈战役在北宁路打响,如果他再这样犹豫,60军将陷入万劫不复。1948年9月22日夜,曾泽生给182师师长白肇学、暂编21师师长陇耀挂电话,让他们10点赶到铁路大楼的60军部。陇耀和白肇学准时到场,但到了地方,曾泽生并没有什么指示,反而让他们先坐,并说道:“我找你们来,就是想随便谈谈!”陇耀和白肇学都是曾泽生的亲信,不过起义事关重大,曾泽生必须征求他们的意见。一阵尴尬的寂静过后,白肇学率先憋不住了:“军长,我们生死患难这么多年,还有什么不好说的!”见白肇学开了口,曾泽生才慢吞吞地说:“锦州战端一开,咱们60军的前途就到了最后关头,请你们来,就是商议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?”陇耀斩钉截铁:“反蒋起义。”白肇学则沮丧地说:“放下武器,解甲归田!”陇耀不同于曾泽生,他在很早之前开始关注我军的动向,并早就有了起义的打算,也曾劝说过曾泽生。可白肇学不同,这位蒋军中的既得利益者,想要回家,保住自己的财富。两人意见相左,随即爆发了争吵,白肇学对陇耀说道:“老弟,别太天真了,我们手上都有他们的血,想要起义哪有那么容易,说不定哪一天,脸也丢了,命也没了!”陇耀反劝白肇学:“他们有既往不咎的政策!”最终,两人不欢而散,曾泽生一脑门官司,只能对两位道:“事关重大,你们回去再想想,今天决定不了,我们改日再商量。”此次试探,曾泽生和陇耀站在了一起,可如果不说服白肇学,起义的事就无法成功。暂编21师是被打散后重建的,虽说陇耀支持起义,但这个师战斗力较差,换言之,如果没有白肇学182师的加入,此事就只能作罢。之所以白肇学不同意起义,原因有三。其一,在黄埔军校的时候,白肇学就是右派的骨干,“四一二事变”白肇学曾下令进行大搜捕,将几十个我军干部全部投入监牢。1934年,蒋氏第五次围剿江西苏区,白肇学率部与红军激战,屠杀过苏区百姓,1937年,白肇学调入60军,在东北战场,他虐杀过我军战俘,还处死过叛变的军官。在白肇学看来,他欠的血债太多了,要想起义,太难了。其二,身处旧军队的白肇学,也不可避免地喜欢上了钱财、美女、高官厚禄,并以此为目标,变得有些贪婪无度。作为蒋军的高级将领,这些年来,白肇学积累的不少的财富,光是吃空饷,他白肇学就出了大名。如果起义,白肇学担心多年积累的财富,将会化为乌有,面子和地位也将一落千丈,所以,他想通过其他渠道,来保住自己的财富。其三,白肇学对我军的俘虏政策抱有怀疑态度,他不相信我军能善待俘虏,况且他是一师之长,怎么可能还能被重用?白肇学的问题,在蒋军中并不是个例,对此,曾泽生想了一晚上,最终,他还是决定,亲自去劝说白肇学。第二天凌晨,曾泽生驱车到了白肇学的住所。白肇学一脸疲惫,很明显,他也在犹豫。曾泽生开门见山:“想得怎么样?”白肇学一脸痛苦:“起义就是叛变,下辈子如果背上这样的罪名,活着还有啥意思,我决定不干军队了!”曾泽生见白肇学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势,决定换个话题:“我们滇军有过反清重九起义,反袁护国起义的历史,你知道吗?”白肇学一脸惊讶:“没有,可这是受人尊重的历史!”曾泽生继续道:“现在的蒋氏和袁世凯比如何?”“蒋氏更坏!”“既然如此,我们还有什么忠义可言!”曾泽生的思路,就是以国家大义来告诫白肇学,起义并非背叛,而是正义之举,弃暗投明,如果白肇学能扭过这个弯,就好办了。白肇学沉默半晌道:“我少年从军,本想救国安民,没想到几十年来自相残杀,现在对方将我们当作内战的罪人啊!”白肇学此话有两重含义,其一,起义的事可以谈,其二我军如果不善待我们,那该怎么办!曾泽生对此早有答案,对我军的政策,曾泽生是有所了解的,但他也无法打包票,在他的想法中,起义是唯一的活路,而且曾泽生只要决定的事,就不会再变。曾泽生继续道:“我曾经也顾虑重重,你想的问题我也想了很久,事实上,我们起义,不仅是给我们自己找出路,也是为成千上万的滇军子弟,退一步说,即便我军过河拆桥,算我们的旧账,只要兄弟们能活下去,我们就算一死,也瞑目了!”说到这里,曾泽生流下两行热泪,看到军长如此,白肇学也心生感动,他猛然站起身来,握住了曾泽生的手:“军长,我听你的,反蒋起义!”在曾泽生的努力下,最终和两位师长拧成了一股绳,成为60军长春起义的中坚力量。换言之,正是因为曾泽生的决定,让60军和无数长春百姓保证了性命,为长春的和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。从曾泽生将军身上,我们也学到一点,那就是坚持和果断,在我们普通人的身边,机会和选择本就不多,如果做出了决定,就应该坚持到底,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漫长的,但不代表光明就不会到来!【深耕战争史,弘扬正能量,欢迎投稿,私信必复】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